1月15日9时30分左右,一位穿着深蓝色上衣、戴“火车头”帽子的老人与毕主任(兰考法院后勤党支部书记)对话,着实给我一番震撼。
“老庭长,大老远的你咋来咧?”“这不2015年了吧,趁儿子今天有空,骑电车送我到单位,把今年的党费交了”,老同志爽朗的说道。毕主任笑着说:“每次交党费,都是您老跑在前面,这都退16年了,还是那样积极,让人佩服啊!”
“交党费?还是积极主动交?”对我这样一个80后的年轻人来说有点意思。在我印象中,有些党员的党费都是不催不交、催的不急不交、催的急了拖着交,总之,钱虽不多,但能拖就拖、能不交就不交,似乎成了惯例。
我停下手头的工作,默默地听着眼前的“奇葩”事,打量着这位似曾见过的老同志。
只见老同志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方便袋,又从袋里小心的拿出一个泛黄的小本本。毕主任翻开小本本说,“还留着这个党费证呢,交一年的还是半年的?”“老规矩,先交上半年的吧,下半年的党费7月份再交”老同志说。“那我就给你登记下,50块。”
“怎么不一下交全年的党费,钱也不多,就100块钱,分两次交不麻烦吗,难以理解?”
带着这些疑问,我介入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这位老同志叫黄文礼,76岁, 曾任兰考法院多个法庭庭长,正科级协理员,四级高级法官,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57年党龄,现住开封县八里湾镇。
我好奇的大量着第一次见到的“新生事物”党费证,封面印着一个鲜红的党旗,下面写着黄庭长的工作单位、姓名及印发单位,里面密密麻麻的记载着他的党费缴纳情况,30元、48元、50元、60元不等。
“黄老,都退休了,您交党费咋恁积极啊?您都70多了,住的地方离单位有20多公里,您都怎么来啊?”我笑着问。没等黄老回答,毕主任说,“老庭长可是与我们焦裕禄书记一同下过乡,吃过饭,焦书记对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是很深的。刚退休那会,黄庭长身体好,交党费都是骑自行车来,20多公里路不在话下。现在年纪大了,要么坐公交车来,要么让儿子骑车送来。”“是啊,记得与焦书记下乡那会,都是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是真正给群众解决问题的,我交党费是应该的,不算什么,与焦书记对比那差太远了,交了党费我心里才踏实”黄老说。
我又问道,“黄老,您党费为什么一年分两次交?”黄老有点伤感第说,“退休了,有点舍不得,又离那么远,来回不方便,分开交也是凑交党费的机会,看看单位的新变化,见见同事,心理感觉很亲近,感觉我这个老党员、老法官还能为党的事业、审判事业出点力,退休快17年了,基本上都是分开交。”“是啊,这么多年了都是这样,风雨无阻,我替我爸交,他不乐意,每次都要自己来,说来看看,他的想法我有时也不理解”,一直没有吭声的黄老的儿子说道。
“不说了,再说就耽误你们工作了,今儿天气不错,想再去焦陵看看”,黄老催促着儿子说道。“行,老庭长,我下楼送送你,有空了常来,兰考法院任何时候都是您的家”毕主任说着送黄老下了楼。
毕主任回来说,“黄庭长对党、对审判事业感情很深,现在还保存着党章和党员证,穿的衣服还是老式法官制服”。
从楼上看着黄老渐渐远去的背景,我忽然想起,2014年,我院筹办院史馆,黄老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把保留的每个时期的法官制服、肩章、帽子、荣誉证书、奖章、法官证书等都捐给了院里,并反复叮嘱要保存好。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老党员、老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