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考法院借用微信这一平台成功执结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
侯某与杨某曾经是夫妻,2014年二人在法院主持调解下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就婚生女的抚养以及费用做出明确协议,即婚生女由侯某抚养,杨某每半年支付一次抚养费,直至其18周岁止。调解书生效后,杨某却拒不履行,侯某遂申请兰考法院强制执行。
兰考法院在接到执行申请后,执行法官在与被执行人杨某取得联系后,杨某始终不配合执行工作,最后连电话都不接,案件一度陷入困境。后来,执行局的一名执行员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一个微信群里有该被执行人,并得知他是以卖手机号为业,于是假用买手机号人的身份加其为好友。通过两三天的聊天,杨某对该执行员的“假身份”确信不疑,并答应与其见面办理手机号过户手续。于是兰考法院执行局四名执行员随即赶到见面地点,在亮明身份后将杨某带回法院。执行员对杨某释法说理,讲明利害关系,杨某迫于法律的威严,最终当场将执行标的款履行完毕。
兰考法院巧借微信这一信息化平台切实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捍卫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