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要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做好综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完善资源配比,打好欠薪清零“组合拳”。
11月中旬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成效显著,攻坚行动以工程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阵地,以法律为主要武器,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对于恶意欠薪案件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对恶意欠薪企业“零容忍”,恶意欠薪作为一种违法行为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提高欠薪企业的违法成本,形成“点面效应”,真正实现企业“不敢欠”,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收入安全。
作为我国劳动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发挥着托起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基点作用。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进一步做好讨薪维稳工作,让农民工“劳有所得,劳有所依”是保障中国劳动力数量,提升中国劳动力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发展城市经济、带动乡村建设、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年关将至,要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做好综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完善资源配比,打好欠薪清零“组合拳”。
提高仲裁效率,完善仲裁程序,量化仲裁数据。各地要通过开辟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进一步推动讨薪案源分流,保障农民工及时实现维权诉求,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和讨薪难度。同时,还要健全劳动纠纷多元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度融合优势,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快调、快结、快了,及时止损,实现农民工合法收益最大化,把欠薪纠纷控制在可调、可裁、可诉状态,避免事态发展成恶性刑事案件。
健全法律服务机制,避免错误维权、激情维权。要发挥法律工作者参谋员、宣传员、调解员的“三员”作用,提高法律服务社会能力,大力实施“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进一步落实“一对一”法律服务体制。创建网上、掌上服务载体,推进法律服务数字化、便捷化、实效化,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牵手重点工程”活动开展,为讨薪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服务,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工法律素养,进而完善其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避免错误维权、激情维权,防止恶性案件发生。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打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用工法治环境。深入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和宪法学习宣传实施,开展“以案释法”,充实法律顾问队伍,落实《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进一步深入园区企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场地开展法律服务,进一步跟进新老工业区重点法律服务项目,推动大中型企业、重点项目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向法律服务全覆盖转型,深入开展服务发展实体经济“法律先行”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水平。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识和防范意识。(石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