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6(2022)》(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发布暨2022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我院“智慧画像”系统建设调研报告入选。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冠华参会,并作经验介绍。
刘冠华副院长提到,在最高人民法院有力指导下,河南高院党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在法院队伍管理方面,依托司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全国法院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
刘冠华副院长指出,随着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逐年增多,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滞后与繁重的审判执行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提高审判管理智能化水平,激励法院干警担当作为,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我院加快推进法院干警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上线以“法官画像”“法官助理画像”“书记员画像”为主体的“智慧画像”系统,可视化展现法院干警工作质效,为队伍管理、择优选拔提供技术支撑。经过探索、实践、再升级、再实践,智慧画像系统实现了“指标算法更加科学、评价范围更加广泛、展示界面更加简约、系统功能更加多样”的转变,进一步助推办案质效“智评”、办案流程“智管”、办案数据“智享”。智慧画像系统上线以来,为审判管理、绩效考核、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院审判质效指标有显著提升,整体营造了十分浓厚的“争先创优”工作氛围。下一步,在智慧画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评价范围,将“行政部门/人员”考核纳入智慧画像评价,通过收集各行政部门考核办法和审核流程,设计综合工作录入系统,以数据为全院干警“画像”,展现法院工作全貌,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队伍管理全覆盖。
会后,专家们纷纷表示,河南高院智慧画像系统的创新案例为人民法院队伍管理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法院管理工作相融合,以科学、客观、精准的指标评价法院干警工作质效,不仅能够激发干警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让有干劲、有能力、有担当的干警脱颖而出,对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