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网络视频

天平卫士 百姓公仆

兰考法院武令涛同志事迹

  发布时间:2012-06-04 17:43:06


      始终把司法为民的神圣职责担在肩上,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廉洁司法,一尘不染,让法律天平巍巍耸立在人民群众心间;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头,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显示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赤诚情怀;为了工作,他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战友,他不顾个人安危,再入“虎穴”与战友并肩战斗;他救人不留名,被誉为“当代活雷锋”——他就是在兰考法院默默奉献20载,被中共兰考县委、县政府授予为“人民公仆”的武令涛同志。武令涛,男,42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法官。1991年毕业分配到兰考法院,曾在基层法庭和民事审判庭工作,历任书记员、代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现任法院研究室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所审理过的逾千起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引起上访,先后曾20余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优秀法官、优秀共产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两次受到县委政法委通报表彰,并荣记个人三等功。

识大局,敢于担当办难案

      2005年12月23日,兰考法院受理了兰考县招待所申请破产案。招待所150多名职工多年交不上养老保险,发不上工资.而37户门面房租赁户租赁期限都很长,均一次性交清了租赁费,达500余万元.加上招待所地处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地段,租赁户每年都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租赁户搬迁和单位财产变现存在很大困难。案情重大复杂,主管院长指定武令涛主审此案。他经过认真的思考、研究,指导清算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不影响整体资产的变现,他首先指导清算组通知与各租赁户解除租赁合同。而后,指导清算组拟订了初步对租赁户的搬迁及补偿方案,由清算组和各租赁户就搬迁和补偿事宜签订协议。但租赁户无一与清算组签订协议。部分租赁户表示配合与理解,但对补偿存在顾忌,部分租赁户态度坚决,表示如达不到其要求决不搬迁,甚至要到上级有关部门、北京上访。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武令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由清算组对招待所整体资产先行拍卖,而后按预定方案对租赁户进行补偿,对积极搬出的,可予适当奖励,分解工作阻力,对拒不搬迁的,再由清算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他与合议庭又指导清算组拟定了初步拍卖方案。由于组织得当,措施得力,评估了1500万元的资产拍到了2250万元的高价,为职工的妥善安置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清算组按预定的方案对租赁户进行了补偿,一些提前搬出的租赁户不仅得到了应有的补偿,还得到了奖励。越来越多的租赁户陆续搬出,最后,几个态度坚决的租赁户也都按规定期限搬出。37户租赁户的搬迁没有一起引起上访,没有一起被强制执行。此案的审理,受到了县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006年12月底,武令涛又承办了兰考县房地产管理所诉兰考县古楼家电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古楼家电租用的是兰考县委大门北侧的门面房,属国有资产,由房管所管理。由于古楼家电数月没有交纳租金,房管所要求解除租赁合同。正值此时,出现了县委按上级要求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信访接待大厅和群众工作部,需要使用该房的特殊情况。由于古楼家电在此经营多年,搬迁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加上县委用房的因素,稍有不慎,可能事与愿违,即便依法判决,当事人也会提起上诉,甚至发生上访缠诉。吃透案情后,武令涛以确保稳定为中心,以大局为重,牺牲双休日休息时间,与古楼家电负责人促膝长谈,晓以利弊,劝其以大局为重,同时做房管所的工作,希望能为保证大局稳定适当做出让步。诚心和耐心终于使双方愿意接受调解。此案仅用5天时间就妥善得了解决,古楼家电如约搬迁,兰考县信访接待大厅与群众工作部也按要求如期建立,做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兰考大局稳定和信访工作进程的推动做出了贡献。县委政法委为此对武令涛在全县政法系统通报表彰。雷新庄村位于黄河滩区,村民人口3000多人。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里的1000亩机动耕地也进行了对外承包。但由于管理缺失,部分土地被一些村民分文不付强占耕种,部分承包户也以各种理由拒交土地承包费,加之村里支出不透明,村民意见纷纷。中央强力推行惠农政策以来,各种补贴每亩就达100余元,而维持每亩原有190元的承包费,更加明显损害了多数村民的利益。这些村民先是要求将土地收回平均分配,在未达到目的情况下又准备强行抢地。去年国庆前夕,一部分群众印制传单四处散发,准备集体上访。在这期间,武令涛受命协助坝头乡党委政府投入到群众息访安抚工作。他深入村组倾听民声,带领乡村干部逐户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群众对1000亩耕地的处理意见。经统计,95%以上的群众主张将土地收回,重新公开对外竞标发包,所收取的费用由村里统一管理,公开透明应用于集体福利事业。向有关领导汇报后,他又与工作组研究制定方案,组织召开了村全体党员会、全体村委干部会和群众代表会,使处理意见进一步得到了统一和支持。经过3个多月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收回土地、勘查丈量、划区分块等工作。通过对该宗土地进行公开竞标招租。使每亩承包费最高招租价达到761元,为村里增加收入近60万元。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2010年2月2日,兰考县坝头乡雷新庄村村民高兴地领到由村集体统一缴费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证,绾结在村民群众心头20年之久的疙瘩终于解开。

临危不惧,刚正不屈显法官本色

      2006年7月,武令涛与一名同志到山西省河津市办案。在他们送达完诉讼保全的冻结手续后,遭遇到被告企业近百名工人的围困,要求无条件解冻帐户。那些工人强行将他们带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扬言如不将帐户解冻,就把他们用麻袋装起来扔进黄河。这不仅是恐吓之词,其实早在前几年,这个地方就发生过数名河南法官被扔进黄河的暴力抗法事件。尽管生命安全已严重受到威胁,但他临危不惧,大胆指出被告职工的围困行为属非法拘禁,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触犯的将是严肃的刑律,同时仍然耐心地作解释工作。他们看解释、做工作无望,便与围困人员展开周旋。武令涛伺机脱离险境,他首先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在无人接警的情况下又向院领导进行了汇报,请求院里救援。在此时他本来可以乘车离开,彻底脱离危险,但想到还有一个同志仍然处在危险中,便果断再入险境,毅然返回现场。经过惊心动魄72小时的斡旋,他们终于同救援人员会合。最终法律的震慑、人情的感化和法官的人格魅力迫使被告企业接受了调解,事情得到了圆满地解决。回到兰考后,原告给院里送来了上书“千里讨债 不畏艰险”的锦旗。县委领导和院领导对武令涛临危不惧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县委政法委在全县政法系统对他通报表彰,今日安报、汴梁晚报也分别以《惊心动魄的72小时》、《法官被困之后》为题刊载了他的事迹。 面对威胁利诱断然说“不” 当前,社会上“人情网”根深蒂固,往往是承办人刚接手案件,说情者便堵住了门。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摆脱不了人情圈子,直接干预办案,给当事人批条子,给办案人打招呼,处处让人感受到一种自上而下的压力。对于这一切,武令涛做到:行得正,立得直,顶住压力,秉公执法。如他审理的付某诉某个体私营企业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业主财大气粗,在兰考有强大的关系网,尤其和个别领导关系密切。当那人得知是名不见经传的武令涛承办此案后,竟然对应诉和开庭传票置之不理。为保证案件的正常审理,武令涛依据原告的申请,依法查封了被告方的涉诉财产。业主指使其手下变卖了部分查封的财产,严重妨碍了民事诉讼。面对武令涛的批评,他依仗有人撑腰,扬言让武令涛走着瞧,自有人收实他。对于这一切,武令涛无畏无惧,依法将违法行为人司法拘留。业主又让某领导给武令涛打电话,要求给个面子通融一下,也被武令涛婉言拒绝。一看硬的不行,被告业主又换了软的办法,托武令涛的同学找到他,把一个装有一沓现金的信封硬往他口袋里塞,遭到了武令涛的婉言谢绝:“法官是我的职业,如果我拿法律做交易,恐怕明天坐在被告席上的就会是我。相信你会支持你同学的工作。”最后,武令涛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原告付某感激地说:“要讲理还是上法院,武法官能给咱做主!”

 救人不留名,当代“活雷锋”

      2006年9月1日下午,武令涛从中原油田兰考石油基地送达应诉手续后驾车返回途中,行至黄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北约50米处时,发现前面一辆疾速行驶的大货车刚超过一辆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就随即倒地。武令涛感觉到发生了事故,当即立断追上去。将肇事的大货车拦停后,车主与他们一同赶到电动自行车旁,发现一名少女的腿被电动自行车压住,身体蜷缩成一团,昏迷不醒。武令涛便用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22”事故报警电话。为不延误救治,武令涛与同行的同志简单商量后决定,留一人看护现场,他开车送受伤女孩到医院抢救。武令涛带着受伤女孩赶到兰考县人民医院急救室,因女孩的伤情太重,又转到外科抢救。时间一刻一秒地过去了,抢救在紧张地进行着。这时,武令涛才想起来得与这个女孩的家人取得联系。可是,这个女孩的家人在哪?有啥方式能与他们联系上?在救治过程中,武令涛发现女孩兜里有手机,便想到用女孩电话本联系她熟悉的人,当他取出那个女孩的手机,却发现她的手机也与她本人一样受到了损坏。他把女孩的手机卡取出来装进自己的手机壳里进行拨打...。时隔不久,一位与受伤女孩年龄差不多的女孩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经过紧急抢救,受伤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武令涛把女孩受伤的情况向赶来的女孩简单述说后,又急着折回了事故现场。事情过去了半年多,可被救的女孩张圆圆一家人却始终没忘记寻找他们的救命恩人。一开始,得知是用警车将受伤的张圆圆送到医院时,他们就到兰考县公安局去打听,可经过多次查找,他们没有找到他们要找的无名英雄。但这更坚定了他们要找到恩人的决心。后来,他们想到查找122事故报警电话记录,终于找到了当时的报案电话记录,那个号码正是武令涛的手机号。他们怀着感恩之情捧着感谢信和书有“救人不留名 当代活雷锋”的锦旗赶到兰考法院,张圆圆的父亲紧紧握着武令涛的手久久不肯放下,“恩人啊,可算找到你们了,俺全家人感谢你们啊!” 被救女孩家人数月不懈寻找恩人的事在兰考县城传为佳话。兰考县委、县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号召全县干警向武令涛同志学习,市中级法院也作出决定,号召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向武令涛学习的活动。在兰考县“讲正气,树新风”活动总结大会上,武令涛也受到了县委的表彰。

舍家为国尽忠全义,服务于民一片丹心

      古人云:“尽忠不能尽孝,忠孝不能两全。”武令涛在单位是一个出色的审判员,但在家中却有愧于自已的老人、妻子和孩子。已年逾八十长年瘫病在床的老母亲希望能跟当法官的儿子享几天清福,渴望儿子能在身边多尽一点孝心,年迈的岳父母也希望女婿多给一点照顾,下岗打工的妻子也希望丈夫能替自已分担一些家务,正在上中学的儿子也想让让父亲带着到陵园玩耍上一会儿,但武令涛连这些并不过份的要求也无法满足。老母亲因患脑梗塞住院,武令涛因为工作太忙,接信儿赶到医院撇下了治疗费用,给母亲几句安慰、宽心的话语,又眼含泪水匆匆地去忙于工作。以后母亲住院的十多天日子里,武令涛没有请一天假照顾母亲,只是起早、打晚地到病房看望、照顾一下,气得母亲急说“俺儿就是忙,忙得不要娘了。”母亲与世长辞了,给他留下的只有终生遗憾!年幼的儿子得了秋季病毒性腹泻,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治疗,他到医院看过正在发着高烧的儿子,给妻子交待过后,就为赶办一起案件,毅然踏上了千里之外的征程...。今年3月份,武令涛因工作需要被调往法院研究室工作。法院研究室负责院里的文书、调研、宣传、网络舆情等多达25项的工作,但人员严重不足。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8月初,妻子被电动三轮车撞伤住院,他把妻子托付给亲戚,硬是没有请一天假照顾妻子,坚守在工作岗位忘我工作。他欠家庭的实在太多太多,对于老人、妻子和孩子,他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但他为了头顶的国徽,胸中的天平,为了对得起所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感到自已所做的一切都无愧于心。武令涛说:“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仍需继续努力...。”

责任编辑:武令涛    


关闭窗口

您是第 788609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